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家利用光谱仪器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钾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7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125

据网上消息,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的博士生英格·凯尔斯领导的团队近日借助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大型双目望远镜(LBT)上的波茨坦梯形偏振光谱仪(PEPSI),对类木星系外行星HD189733b上的大气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发现了钾。

行星HD189733b距地球64光年,大小与木星相仿,围绕其母星(一颗红巨星)运行,公转周期为53小时。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借助凌日法——行星经过恒星面前时,恒星的光会发生变化,分析恒星光谱的变化,发现了钾。早在20年前,科学家就预测可以在“热木星”(“热木星”是一种气态行星,其温度为几千摄氏度,距离其主恒星比较遥远)的大气层中探测到钾和钠。虽然科学家此前已在“热木星”的大气中发现了钠,但一直没有发现钾。

现在,借助LBT的聚光能力和PEPSI的高光谱分辨率,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了高分辨率图像,确认了钾的存在。有了这些新的测量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比较钾和钠的吸收信号,从而更多地了解这些系外行星大气中的冷凝或光电离等过程。在光谱中,不同元素会产生不同的吸收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大气的组成。然而,“热木星”大气层中云层的存在会极大地削弱光谱的吸收特性,因此很难探测到它们。凯尔斯说:“我们在凌日期间拍摄了一系列光谱,并比较了吸收深度。在凌日过程中,我们检测到了钾元素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如预期的那样,在凌日前后消失了,这表明吸收是由行星大气引起的。”

波茨坦梯形偏振光谱仪(PEPSI)是亚利桑那州大型双目望远镜的高分辨率阶梯光栅光谱仪。它利用大型双目望远镜(LBT)的两个8.4米孔径望远镜,通过两个永久安装的焦点站(PFU)将光线信息发送到光谱仪。设备光谱分辨率高达270,000图像分辨率并且覆盖全光学波长观测范围。两个相同但独立的斯托克斯IQUV旋光仪能够同时观察具有高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的圆形和线性偏振光。除了LBT之外,PEPSI还可以通过450米光纤线路与梵蒂冈先进技术望远镜(VATT)配合使用。

PEPSI_overview.jpg

波茨坦梯形偏振光谱仪(PEPSI)

 
关键词: 光谱仪 太空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科学家利用光谱仪器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钾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