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ZR-KVVRP 2 1.5导线,2000米,绝缘线芯颜色为红、蓝,成品后红色线芯与屏蔽短路,修复过程如下:
第一步:粗测,首先使用高压试验装置将故障线击穿,然后使用万用表测得上下两端与屏蔽之间的电阻,得出上端与屏蔽数值为25.4欧,下端与屏蔽数值为66.7欧。
[25.4 (25.4+66.7)] 2000=故障点位置551.57米(从上向下计米)第二步:使用高压试验装置将故障线击穿,然后使用电缆高阻故障定位仪上面的电桥精确定位。
故障点位置=电桥读数 电缆总米数。电桥的红夹子夹故障线上端的话就从上向下计米,红夹子夹故障线下端的话就从下向上计米。
如果定位在551米左右,复绕至551米时找不到故障点,开一刀段找到,把屏蔽剪断,使用兆欧表一个夹子夹故障线芯,另外一个夹子夹剪断的屏蔽,开始摇表,如果摇表指针能摇上去,则说明夹住屏蔽的那段线是好的,如果摇不上去则是坏的,好的那段无需再管,坏的那段线继续如此查找,直到准确定位到故障点为止。
备注:在用电桥法测量故障之前,需用高压设备将故障点烧穿,使其故障电阻值降到可以用电桥法进行测量的范围,而故障点烧穿是件精细活,要适度把握耐压时间,防止电压过高或耐压时间过长出现大面积烧穿现象。
举例2:ZR-DJYP2VP2,5 3 1.5,2000米,白兰色带中红色线芯断略,修复情况如下:
使用电容表测数值,电容表黑夹子夹坏线芯,红夹子夹白兰色带线组引流线,测得上端电容为128.3皮法,下端电容为57.2皮法,故障点位置=[128.3 (128.3+57.2)] 2000米=1383.28米(从上向下计米)。
如果复绕到1383米找不到故障线组,就开刀查找,开刀时注意技巧,因为5组对绞线都绕包了铜塑带,从外部看不出哪一根是故障线,此时使用刀片轻轻刮落其中一组线芯铜塑带的聚酯带,然后使用万能表测量通断,导通的那根就是故障线。
以上是两个是电线电缆故障是常见的两个经典例子,这里给大家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大家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当然,电桥法测线缆故障点的时候虽说是非常精确,但是前提是电桥要选对,测量精度,范围等各个方面,采购人员在采购的时候都要注意。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