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朴世龙教授等揭示了地球变绿及驱动因子。
植被是生物圈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调节地球气候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陆地植被生长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氮沉降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子,通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对陆地植被生长造成了深刻影响。因此,近年来,全球变化对陆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中心朴世龙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利用遥感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和全球植被动态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全球陆地植被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发现,三十年来,全球约40%的陆地植被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仅有不到4%的陆地植被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研究还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陆地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70%),其次是氮沉降(9%)、气候变化(8%)和土地利用(4%)。就青藏高原及北方高纬地区而言,气候变暖则是植被生长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
原文链接:
Greening of the Earth and its drivers
(来源:北京绿源博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