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那空气密度是多少呢?
空气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就是空气密度。在标准条件下(0℃,1个标准大气压(1atm)),空气密度约为1.293Kg/m³。
常温下,空气密度为1.205kg/m3 (1个标准大气下,即20℃时)
空气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空气密度=1.293*(实际压力/标准物理大气压)x(273.15 / 实际绝对温度),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3.15
我们所说的常温条件是指:1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0℃时,即可通过上述的公式计算出:空气密度为:1.205kg/m3。
空气密度大小与气温,海拔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
空气密度与气体的分子质量的关系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则有n/V=P/RT
气体的密度=m×n/V=mP/RT
说明:式中m为气体相对分子质量
P为体系压力,单位为:帕斯卡
R:通用气体常数,单位:焦耳/摩尔·K
T:开尔文温度,单位:
K:等于摄氏度+273.15
实例一: 30kpa下空气密度计算:
设温度为25℃,则T=25+273.15=298.15;而P=30000帕斯卡;
m=29(空气为混合气体,此为平均分子量);R=8.314
则25℃,30kpa下空气密度=mP/RT=(29×30000)÷(8.314×298.15)=351克/立方米
实例二: 1atm下的空气密度:1atm=100kpa,常温25℃,代入上面公式
1大气压下空气密度=1170克/立方米
空气密度实验方法:
1.把容器的阀门打开,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打气,关上阀门。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图一)。
图一 图二
2.如图二所示,把一只装满水的大烧杯倒扣在水槽中(实验时可先将烧杯没入水槽中,然后将烧杯翻转,使其底部向上)。将接在容器上的管子另一端放在烧杯下面,打开阀门将容器中的压缩空气缓缓地放一部分到烧杯中,同时调节烧杯的位置,使杯中空气的体积约为杯容积的3/4,且杯内外的液面相平。关闭阀门并在杯上记下这时水面的位置(用一根橡皮筋套在杯上即可)。
3.称出放出一部分气体后容器的质量。两次质量差就是放到烧杯中的空气的质量。
4.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装水至橡皮筋所示的位置。用量筒测出烧杯所盛水的体积,即为烧杯内空气的体积。
5.由公式ρ=m/V可求得在此时的大气压强和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注意事项】
1.由于空气的密度与压强有关,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时,务必要使烧杯内外的水面相平,这样才能保证杯中空气的压强和环境空气的压强相同。
2.由于容器中盛的是压缩空气,所以放气时一定要缓慢,防止气体冲到烧杯外面。
3.本实验显然也说明了空气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