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下旬,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与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要求对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基地和平台进行考核评估,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化整合;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择优择需部署新建一批高水平国家级基地。
每年国家投入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项经费高达数十亿。可以说,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了一所高校在该领域的突出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各学科领域的国内研究中心,对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呢?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报告》,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有2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8个学科领域,其中,地球科学领域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最多,各有44个,工程科学领域43个,信息科学领域32个,医学科学领域31个,化学科学领域25个,材料科学领域21个,数理科学领域15个。(注:本次统计不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国家实验室。)
从依托单位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教育部132个,占51.8%;中国科学院78个,占30.6%;其他部门和地方45个,占17.6%。(注:有两个主管部门的实验室,按照第一主管部门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