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是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老花眼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等。
凸透镜的结构对于凸透镜的最早研究,一直有很多争论。早在我国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中的意思是:将透明的冰削成圆形,并且中间比四周要厚,将冰块向着太阳,用一种易燃的草放在底部最明亮的地方,最后将草点燃了!
这是人类对于凸透镜的最早记载。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神奇作用?
凸透镜实际上是一种中间厚而四周薄的透明体。最早的凸透镜是将冰雕琢而成;当人们发明了玻璃,由于玻璃的透明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近视镜片和老花镜片;而现在,由于合成树脂的研制,再加上合成树脂透光性能好、较轻等特点,树脂眼镜片故取代了原来的玻璃镜片。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1、在太阳光下,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凸透镜镜面与光的方向垂直),调整凸透镜与后面物体的距离,直到物体上呈现一个最小的亮斑。
2、在圆形玻璃杯里装满水,让玻璃杯正对太阳光,调整玻璃杯到后面物体的距离,会看到后面呈现出了一条白色的光斑。
3、用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放在阳光下,无论选样调节,后面只是得到稍微暗一些的光斑,无法得到更亮的光斑。
用不同的玻璃,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亮斑呢?其中的奥秘是:光通过厚薄不同的透明物体时,光线总会向厚的一侧偏离。对于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凸透镜,光线自然地偏向了中间,从而形成了中间最亮的光斑。
对于装满水的柱形玻璃瓶,光通过时只是向中间最厚处聚集,从而形成了一条光带。对于厚薄相同的玻璃板,光通过时不会聚集,只是通过,所以,没有形成更亮的光斑。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不能将有饮料的瓶子丢弃到野外了吧!
凸透镜不仅能把平行的光线聚集到一起,它还能将分散的光线聚集成平行光。汽车的大灯,就是利用凸透镜使灯泡发出的光变成了平行光,从而可以照得更远了!对于患上老花眼的老年人、从小发育不良的弱视少儿,都可以借助于适当的凸透镜来调整视力!
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如果说,凸透镜能将光线聚集在一起,我们不太使用。而凸透镜的另一个神奇作用,你是睁开眼睛就会使用的――凸透镜成像。另外,我们使用的照相机、手机的摄像头都要利用凸透镜才能形成像。
1、晚上,将电视机打开,关闭室内灯光。将凸透镜放在电视机与墙面之间,且靠近墙面。调整凸透镜到墙的距离,直到在墙上形成清晰的像。你会看到墙上的像与电视机里的像同步,只是倒了过来!
2、用LED手电筒照射凸透镜,将光斑投射到墙上。调整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当手电筒距离凸透镜较近时,会在墙上得到放大的光斑;当手电筒距离凸透镜较远时,墙上却会形成较小的光斑。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美丽的世界,因为我们的眼睛里也有一个类似于凸透镜的结构――晶状体,它能将我们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缩小的像。照相机、电影放映机、多功能投影仪中都有一个重要的结构――凸透镜,利用它们形成了美丽而清晰的画面!
细心的话还会发现:弱视的人戴上眼镜后,透过镜片看到的脸比原来变大了!这就是它具有的另一种神奇作用,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时,可以将物体放大!凸透镜还被广泛地用在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中,它使人们成了千里眼,洞察秋毫!
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透镜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球面一部分),或一个球面(球面一部分)一个平面的透明体。
12-28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
12-28
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可广泛应用于安防、车载、数码相机、激光、光学仪器等各个领域,随着市场不断的发展,透镜技术也越来越应用广泛。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