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色谱技术与液相色谱仪器,带你初步了解!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3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40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 址:无锡市滨湖区胡埭工业园南区朝阳路8号

免费服务热线:

400-0833-980


色谱法作为一种大有可为的分离及分析技术是1903年茨维特(Tswett)首次提出来的。1906年他在另一篇论文中对这种技术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当时提出来的只是液体吸附色谱法,但在其后20余年中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和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1931年以后,空(Kuhn)、里德(Lederer)、布洛克曼(Brockman)、卡尔(Karrer)等人继续了茨维持的工作,色谱技术才引起注意,而有了发展。不过在此期间色谱技术主要还是局限在液体色谱。 只是在1952年,马丁(MartEn)等人提出了气液色谱法,并成功地用以分析脂肪酸、脂肪胺等混合物,并对气液色谱法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精辟的论述以后,才正式出现了气相色谱技术,为色谱技术及色谱仪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此后,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迅速,在50年代至60年代,其发展速度几平居各类分析仪器的首位。   LC-10T液相色谱仪器 与此同时,液体色谱技术由于有几个重大技术关键没有取得突破,其发展相当迟缓。直到60年代初,由了高压技术、高效固定相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才给液体色谱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它在70年代迅速地发展起来。    茨维特当初是通过分离植物色素而提出色谱技术。他把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装有碳酸钙的试管中,再加石油醚继续洗提,结果使色素得到分离而在试管中呈现不问颜色的谱带,“色谱”因此而得名。1938年文特斯汀开始将这种分离技术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后,色谱一词虽已失去其原有的含义。但由于引用已久,无人去做变更。        色谱仪器由于有分离效率高、分挤速度快、样品用量少、易于自动化、能适应作微量分析等特点,作为一种多组分分离的谱仪结构简电操作方便,适用面又非常广泛,因此已经成为近代分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应用几乎遍及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各个部门,是目前用量最大员普及的分析仪器之一。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色谱技术与液相色谱仪器,带你初步了解!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