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得益于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毕生心血,投入到国家各项科研事业当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2000年度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
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
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度
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
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
2007年度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
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2010年度
师昌绪,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2011年度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
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2012年度
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王小谟,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2013年度
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2014年度
于敏,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2016年度
屠呦呦,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2017年度
王泽山,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侯云德,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医学院客座教授。因研究仙台病毒方面的突出成就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2018年度
刘永坦,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