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召开。本次会议历时4天,吸引了众多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前来参会。
大会开幕式现场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进义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作为大会主席,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江桂斌院士先后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王进义教授主持开幕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为开幕式致辞
陈洪渊院士致辞
汪尔康院士做大会报告
汪尔康院士做了第一个大会报告,题目为《A Study of Nanozymes》。近年来,纳米酶的研究进展迅速,有30多个国家的课题组进行相关研究,近五年共发表了1000多篇研究论文,引用量达20000余次。汪院士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关于纳米酶的相关研究内容及成果。
陈洪渊院士做大会报告
陈洪渊院士的报告题目为《微纳流控生命分析最新进展》。我国微纳流控技术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微纳流控研究在学术产出方面相比三年前不到10%的份额增长到超过24%,已成为微流控学术强国。微纳流控技术奖持续推动生命分析化学的发展,在时间、空间和分析对象的精密操控上进行突破,能够解决生命分析的许多关键问题。陈院士报告过程中,多次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一定要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董绍俊院士做大会报告
董绍俊院士的报告题为《基于新型能源的微小型生物传感器研究》,从纸上酶生物燃料电池、折纸型微流控自供能生物传感器、双极电色电极阵列自供能可视化传感器、自供能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等几个方面做了精彩详实的介绍。
江桂斌院士做大会报告
江桂斌院士的报告题目为《纳米细颗粒的分子转化与示踪方法》。江院士认为纳米科技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及生活中。他表示,做纳米材料的初衷是为找到更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到环境领域当中,以及回答纳米材料毒性的问题。针对以上两个方面,江院士对团队所做的研究内容作了详细阐述。
本次会议旨在为相关领域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学者提供广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会议邀请到24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进行交流。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的博览会。
附会议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主 席:陈洪渊 院士
副主席:张玉奎 院士
委员:(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兴国 陈 义 程 京 崔大付 方 群 黄岩谊 江桂斌 江云宝
蒋兴宇 金庆辉 鞠熀先 孔继烈 李战华 林炳承 林金明 刘宝红
刘笔锋 刘 冲 陆祖宏 罗国安 庞代文 蒲巧生 秦建华 任吉存
田中群 汪尔康 王建华 王进义 王立鼎 夏兴华 徐静娟 徐章润
杨朝勇 杨芃原 杨秀荣 朱俊杰 庄乾坤
大会组委会
主任:王进义
委员:(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淑伟 韩 翔 李保新 李 菲 李 华 李天保 李 延 刘成辉
刘书慧 刘文明 聂 飞 漆红兰 任 丽 申烨华 佟珊珊 涂 琴
王东恩 王建龙 王 丽 徐 峰 徐勇前 许 娟 余瑞金 袁茂森
张成孝 张艳荣 赵 磊 赵永席 郑建斌
更多生命科学资讯,就在3i生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