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我国近红外光谱发展态势深度解析——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1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02

从1993年开始,袁洪福教授就进入了近红外光谱的研究领域,这20多年来一直在做这一件事情,而且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对近红外光谱有很深的感情,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当然也有着很高的期待。日前,在接受91仪器信息网采访时,袁洪福教授详细解析了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建议。

“一个学科发展趋势通常呈S型,我个人认为中国近红外学科的发展处在急剧上升的阶段。” 袁洪福介绍说,中国的近红外走过了一个从了解、质疑,到认可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不断磨合,现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逐渐被各领域用户接受、认可,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用户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据介绍,我国目前大型饲料企业购置近红外光谱仪100台以上的有2家,购置5-10台的有50多家。

从仪器技术发展的角度,我国近红外光谱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鉴于企业的需求,北京化工大学与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蚕蛹雌雄高速鉴别与分选设备,1秒钟可以分选10个蚕蛹,1套设备一天可以分选1.2吨,正确率在98%以上,为企业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袁洪福说,“虽然蚕蛹分选领域非常小,但是我们掌握了这项高难度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这表明我们国家近红外光谱技术并不落后。”

当然,袁洪福也提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在硬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数据库的建设、模型的建立和维护等方面需要一定的突破;应用拓展和标准建设也亟待加强......

详细内容请查看如下视频:


 
关键词: 近红外 光谱 NIR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我国近红外光谱发展态势深度解析——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