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纳米研究推动新型显微镜技术发展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5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57

推动探针显微镜发展的纳米技术
光学显微镜,解析度受到波长影响,因为可见光范围350-700 nm,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极限大概是毫米(mm),到了微米尺寸 譬如细胞就必须借助显微镜。但是光学显微镜对纳米世界就显
得无能为力
所以纳米技术推动新的显微镜技术开始蓬勃发展,

像最近发展迅速发展的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利用电子来代替光线观察物品。还有一种是机械式显微镜,利用探针在物品表面扫描移动,探针和物体表面的交互作用变化来「描述」物体表面,称为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常见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有: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和扫描穿隧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什么事原子力显微镜:由Binnig等人於1986年所发明的原子力显微镜,其以原子力场作回馈,主要原理系藉由针尖与待测物体表面的原子作用力,使悬臂梁产生微细位移,以测得待测物体表面结构,对导体及绝缘体均有三维空间原子级解像能力,可应用於多种材料表面检测,并能在真空、气体或液体环境中操作。
当原子与原子很接近时,彼此电子云斥力的作用大於原子核与电子云之间的吸引力作用,利用此原子斥力的变化而产生表面结构为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contact AFM),探针与试片的距离约数个  ;反之若两原子分开有一定距离时,其电子云斥力的作用小於彼此原子核与电子云之间的吸引力作用,利用此原子引力的变化而产生表面结构为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non-contact AFM),探针与试片的距离约数十到数百 ;亦可将两者改良为间歇接触式(或称为轻敲式( intermittent contact or tapping)原子力显微镜(tapping AFM))。IBM科学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取得单个分子的3D影像。这项技术能像X光机穿透肌肉拍摄骨骼影像般,看透电子云并观察到分子的「原子骨干」,并让科学家建构出直径只有1.4 nm的有机分子五苯(pentacene)的「力图」(force map)。AFM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原子。


  什么是扫描穿隧显微镜,它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的穿隧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显微镜,藉由一支钨金属探针,探针针尖和物质表面通电形成穿隧电流,由於穿隧电流大小严重受物质表面高低影响,如果要保持穿隧电流的稳定,针尖必须紧贴着物质表面随其高低起伏,依此得到物体表面的「地形图」;或是保持针尖的位置,纪录穿隧电流的变化,都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影像。

 

本文显微镜信息转载于http://www.xianweijing.org/显微镜百科
相关新闻:

电子显微镜or光学显微镜大pk(漫谈)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优缺点总结 汽油做燃料将成为历史,汽车新燃料在新型显微镜的技术推动 纳米研究推动新型显微镜技术发展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纳米研究推动新型显微镜技术发展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