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隔膜孔微细构造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5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575

(版权由上海光学仪器厂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转载注明我厂网址http://www.sgaaa.com)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隔膜孔微细构造

顾名思义,所谓丝核菌类真菌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易形成有性世代,而在无
性世代生活史中,具有与Rhizoctonia类似之菌丝形态及产生菌核,并且不形成产
孢构造者。此类真菌大部份是引起植物根部病害之病原菌,有些则为兰科植物之
共生菌根菌-兰菌(Harley and Smith, 1983; Punter et al., 1984; Sneh et al., 1991;
Tu and Kimbrough, 1978)。分类上以菌丝细胞核数、菌核形态、细胞化学测定、
隔膜孔微细构造和担子器形态等作为鉴定依据(Sneh et al., 1991)。至目前为止,
除了有些未发现有性世代而使分类地位不明者外,丝核菌类真菌,主要包含于
Tulasnellales、Ceratobasidiales和Aphyllophorales三目中,其中又以角担菌科
(Ceratobasidiaceae)真菌最多


植物疫病菌种类甚多,目前可被接受之有效种(species)约有五十馀种。目前疫病菌
的传统分类,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为主,以生理生化特性与病原性为辅。疫病菌供分类
定位之特性,重要者包括:胞囊、有性器官、菌丝膨胀体、厚膜胞子、菌落形态、生长
温度、寄主、病原性及生化反应。一些选择性培养基,可用来分离疫病菌,并与其他菌
类区隔。近年来科技发达,分子生物技术亦用来辅助疫病菌之分类鉴定,例如分析“蛋
白质电泳图谱"与“同功异构酵素"﹐及利用 RFLP、RAPD 及 PCR 技术来进行“核酸
指纹图谱"与“核酸序列"的分析,或利用“核酸探针"进行侦测工作。而诊断病害是
否由疫病菌引起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隔膜孔微细构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