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四次会议副主席:不孕不育发生率剧增 迫切需要将生存环境荷尔蒙归属于检测区域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6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全国政协委员刘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这种现象与土壤中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有关系,应引起高度关注。”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昕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庞大的市场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刘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这种现象与土壤中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有关系,应引起高度关注。”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昕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庞大的市场需求出发,发展环保塑化剂产业链集群,消除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刘昕说,长期以来,农田耕地农用地膜、塑料大棚的广泛使用,以及废弃农用薄膜、垃圾袋泛滥成灾,使大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从而循环进入人类食物链。

  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是一类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环境雌激素,存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可引发系统功能紊乱,影响内分泌系统,影响新生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引发女性性早熟,对发育中的男性生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有机污染物,并未列入我国环境监测目标化合物检测范围。

  “无毒、环保的塑料助剂在国外应用十分普遍。我国相关品种相当匮乏,其中生物可降解的环保型塑化剂品种更是罕见。”刘昕说。为此,刘昕建议,优先做好环保塑化剂产业规划和项目引进。积极发展无毒、环保、生物降解及增塑性能良好的塑料助剂,从源头上遏制和降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污染。

  此外,他还建议,国家应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限制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残留量的国家标准,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有机污染物纳入环境监测目标化合物检测范围,在动态监测中及时分析、跟踪、监测和评估。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四次会议副主席:不孕不育发生率剧增 迫切需要将生存环境荷尔蒙归属于检测区域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