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CFAS 2016: 肉类与棉花安全及更快检查关键技术“别具一格”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0
核心提示:仪器信息网讯 3月30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CFAS 2016)之“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分

    仪器信息网讯 3月30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CFAS 2016)之“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分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该专题分论坛共有6个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纷纷介绍了用于食品与农产品检测的各种快速、便捷、安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报告题目: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在农产品污染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王珊珊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大、低毒、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控和再生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疾病诊断、免疫检测和传感检测中。王珊珊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和在传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提出磁性纳米材料由于成本低、产率高、磁学性能和类酶活性等纳米特性在样品前处理和传感检测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其也有着目标物种类限定,复杂样品基质分析选择性难等局限。

 

基于微流控芯片和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叶嘉明研究员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微全分析平台,学术界和产业界曾一致认为微流控芯片“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微流控现场快检系统具有便携、自动化、操作简单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诊断等领域。由叶嘉明研究员带领的项目团队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现场、快速检测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如全自动高通量农残检测系统、手持式农残快检系统等,这些产品快速、简单、全自动并能够一次性进行多达12个样品的检测,满足农残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炳承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林炳承研究员还在现场对叶嘉明研究团队的成果进行了点评和充分肯定。

    此外,叶嘉明研究员还在现场发布了全球首台微流控芯片农残速测系统——YoungChip-PR12和全球最小的微流控芯片速测系统YoungChip-PEN01。

 

报告题目: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快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南京大学 许丹科教授

    许丹科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几种生物芯片技术如微阵列生物芯片、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及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可视化微阵列生物芯片的制备、检测原理及其在肉类、牛奶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可视化微阵列生物芯片具有高通量、多靶标、微量化、智能化、可视化和低成本等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赛默飞、倍肯等企业代表也纷纷带来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报告题目:赛默飞快检技术在食品与农产品行业的应用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手持式分析仪业务发展经理 陈辉

 

报告题目:互联网+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张丽杰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CFAS 2016: 肉类与棉花安全及更快检查关键技术“别具一格”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