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国产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单极针之前具有厂家本土化研发技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31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8
核心提示: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4月22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四极质量分析器的工程化研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综合验收,这是仪器专项首个通过综合验收的项目。清华大学金国藩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4月22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四极质量分析器的工程化研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综合验收,这是仪器专项首个通过综合验收的项目。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中国质谱学会李金英理事长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为验收专家参加了项目验收评审。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吴学梯副司长、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毛建军副主任等领导也出席了验收会。

验收会现场

项目负责人王宝瑞研究员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负责人王宝瑞研究员向专家组汇报了该项目的实施情况。截止到项目验收时,研制完成核心关键部件(四极杆质量分析器)200个,样品前处理设备2台,数据库1个,操作软件1个。申请发明专利1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相关论文17篇;在工程化方面已经形成的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工艺11套,工程化图纸8套,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方案3套,成套技术档案文件1套;已组建相关的中试生产线和研发基地。

验收专家组组长金国藩院士

  专家组经认真审阅材料和质询,认为:该项目实施情况良好,总体进展正常,进度和成果产出达到任务书要求的考核指标;研制了多种类型高精度四极质量分析器、四极质量分析器精密测量专用设备、测试平台,开发了四极质量分析器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并在聚光科技、江苏天瑞和普析通用等应用和产业化单位进行了示范应用;项目严格按照仪器专项管理规范的要求,注重工程化和质量与可靠性工作,具备了批量化制造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可以带动相关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吴学梯副司长会上表示:希望项目组作为科学仪器核心部件的研制方,要加强与国内外质谱仪器研制单位和生产企业紧密合作,不断提高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也希望国内研制和生产质谱仪器的单位和企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支持国内质谱部件生产商不断完善和提高产品性能,共同为国产质谱研制事业贡献力量。

  据了解,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以“解决国产科学仪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为目标,成功研发了四极质量分析器零件专用精密加工机床,实现了制造工艺定型,形成了高精度、系列化、批量化零件制造能力。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金属、陶瓷、陶瓷镀金、金属双曲面极杆等多种规格的四极杆,并可提供快速四极杆的维护和维修服务。

成果现场展示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国产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单极针之前具有厂家本土化研发技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