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心脏病发!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所遭遇交通事故,致一研究生伤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31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  当天,中山大学药学院发布通报,称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随后,该生已经被送到医院救治。

  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

  当天,中山大学药学院发布通报,称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随后,该生已经被送到医院救治。目前,伤情已经得到控制,无生命危险。

  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

  当天,中山大学药学院发布通报,称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随后,该生已经被送到医院救治。目前,伤情已经得到控制,无生命危险。

  而在早些时候(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实验室就发生火情。

  当天,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发布通报,称现场一名头发着火博士后实验人员经诊断为轻微烧伤,学校已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实验室已经封停,正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

  高校实验室是易燃易爆品、剧毒药品、放射性物品等众多安全隐患扎堆的“火药桶”。因此,对于实验室安全应当予以一定的重视。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暑期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不妨将其作为参考,更好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

  一、推行网格化管理

  各高校要健全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责和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建立网格化管理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工作体系。

  二、坚持常态化检查

  各高校要坚持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暑期重点检查开放式实验室。学校层面检查不少于2次,学院层面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各实验室责任人每天要开展例行检查;各级检查记录要留档备查,及时消除隐患。

  三、严格准入制度

  各高校要严格实验室出入登记与管理,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场所。对暑期留校开展实验工作的师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保持实验室内部整洁、卫生,确保仪器设备运行和用电用水用气安全,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留宿。

  四、开展安全教育

  各高校要对暑期留校开展实验活动的师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一次全员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五、强化危险源管控

  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及菌(毒)种、病原微生物等实验品的购买、入库、出库、使用、处置等环节监管体系,做到可追溯、全流程、全闭环,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要有明确的警示标识。实验室应设立危废物暂存区,危废物不得在实验室过量存放,应及时转运至学校危废暂存库。各高校暑期对危废暂存库的危废物要及时清理处置。

  六、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各高校对暑期改建、搬迁实验室,务必严格审批立项,做好安全风险预评估报告;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安全的保障条件、潜在风险进行评价。坚决杜绝未审批项目的实施。

  七、加强全面协同

  实验室安全系关学校全局,各高校相关部门、单位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协同化解安全隐患,确保暑期安全。教学和科研职能部门应做好实验教学项目、科研项目风险评估;实验室职能部门应做好实验品采购、存储、使用、废物处置等工作;后勤部门应做好消防与治安、经费与条件保障、网络安全等工作;二级学院(科研单位)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指导教师既要指导好学生科研活动,又要保障学生科研活动安全。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心脏病发!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所遭遇交通事故,致一研究生伤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