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托马斯·托马斯Sir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荣誉奖”披露募集候选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3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4
核心提示:自从牛津仪器创始人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于1962年制造了世界首个商用超导磁体,自2013年以来,牛津仪器设立了“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该奖项旨在发掘和奖励中国年

  自从牛津仪器创始人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于1962年制造了世界首个商用超导磁体,自2013年以来,牛津仪器设立了“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该奖项旨在发掘和奖励中国年轻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工作,促进国内年轻科学家在极低温、强磁场环境下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本次向业界公开征集提名,提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15日。“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详细评选标准如下:

  

  研究领域:在极低温、强磁场环境下取得的科研成果

  候选人资格:候选人年龄须低于40周岁候选人研究成果必须在中国境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内取得

  奖励内容:每两年颁布一次;获奖总人数不超过三名;奖金总额为十万元人民币,并提供获奖证书和奖杯

  评选方法:由评奖委员会作出评审并确定最终获奖者名单

  提名者:候选人可由物理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名,亦可自荐

  提名截止时间:2016年9月15日

  申请方法:由提名人在牛津仪器网站下载申请表格,填写后根据相关流程递交

  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主任: 赵忠贤 院士

  委员会秘书:雒建林 研究员

  委员会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楠林(北京大学研究员),吕力(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陈仙辉(中国科技大学院士),杜瑞瑞(北京大学教授)

  金晓峰(复旦大学教授),张富春(浙江大学教授)

  薛其坤(清华大学院士)


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历届获奖人介绍

2015第二届获奖者

  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王健(下左),研究表面增强效应的二维极限下的超导体,及探寻新的拓扑超导现象;复旦大学李世燕教授(下右),在极低温条件下,强关联电子系统的输运和热力学研究。

2013首届获奖者

  清华大学王亚愚教授(下左)、何珂副教授(下右),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并在极低温输运测量装置上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托马斯·托马斯Sir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荣誉奖”披露募集候选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