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审核管理局许可证:非食用动物新产品销往行业发展前景“多云转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8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4
核心提示:经质检总局授权,上海口岸近日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这是质检系统回馈企业呼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一项具体举措。  半年多前,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丹麦企业在中国

  经质检总局授权,上海口岸近日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这是质检系统回馈企业呼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一项具体举措。

  半年多前,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丹麦企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用于高档裘皮进口的保税仓库。但受限于相关口岸监管规定,保税仓库累计进口的裘皮仅十多万张,远未达到预想目标。

  “现在好了。‘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近日在上海口岸实施,预计我们保税仓库今年裘皮进口可达100万张,到2020年,这一数量更将进一步增至1000万张。”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贸易与国际化事业部执行副总裁黄杰说。

  黄杰所说的“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上海检验检疫局直接面向企业开展相关许可证的受理和审核,不再提交质检总局终审;二是相关审批流程时限由过去的20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许可证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进口企业在许可数量范围内可多次核销、分批进口;三是放宽相关规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储的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在出区加工时的第二次许可证申请办理更加灵活;四是降低口岸现场查验开箱比例,由100%调整到不低于30%;五是调整炭疽杆菌监测频率。

  “这些新政,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预计许多非食用动物产品进口企业的前景也会‘多云转晴’。”黄杰说。

  据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朱琪祺介绍,以动物毛、动物皮张、动物油脂和饲用乳清粉为代表的非食用动物产品,相关国际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上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便利化检验检疫监管措施”,有助于相关进口企业捕捉市场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过去,由于审批周期长,我们公司一年直接进口的饲料用乳清粉只有几百吨。随着新政的实施,预计今年的直接进口可接近3000吨。”朱琪祺说。

  “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实施监管是为了把守国门、控制风险,但不能因为监管限制了企业做生意的方式,进而成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障碍。”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副处长李春阳说。

  据统计,作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上海口岸2015年的非食用动物产品进口达一万批次,规模超过20亿美元,涵盖羊毛、羽绒、皮张、工业动物油脂等多类产品。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审核管理局许可证:非食用动物新产品销往行业发展前景“多云转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