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即将毕业的化学本科生,需要面对太多抉择:考研还是就业?考研选择哪些专业方向更有前景?工作去哪些企业更有前途?就业情况如何?...看完下面ACS的这份调查统计,你或许会找到一些答案。
近期,美国化学学会(ACS)针对美国化学类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项年度调查,内容包括就业情况、薪资待遇、考研、男女薪资对比等。数据显示就业率和薪资都没有提升,原来对于化学本科生这个群体,国外的月亮也不一定圆。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在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以下图表数据来自1542名本科受访者的调查统计。
失业率——化学本科生失业率高的可怜
化学类本科生的失业率在2013年达到最高的14.9%,虽然近两年有连续下降趋势(2014年13.2%,2015年12.3%),但是相比整体化学领域平均3.1%(2015年)的失业率,本科生这个群体失业率还是高的可怜。
毕业去向——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工作稳定
2015年本科毕业生中,约三分之一的人选着继续深造,三分之一可以找到稳定工作。这与我们国内趋势比较相似,我们的考研比例可能要低一些。
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33.9%,相比2014年的35.1%略微下降。找到相对稳定工作的比例为29.8%,相比2014年的28%略有提升(此升彼降,工作好找了,读研的也就少了些)。短期工作和寻找工作的各占约12%。当然还有4%的无业游民。
就业薪资——化学工程类待遇较高,工作经验同样重要
本科毕业生的工作后,化学工程类的待遇明显高于化学学术类,平均年薪分别为6.8万美元和3.9万美元。这与国内情况倒是一致,也不能怪搞学术的大神们吐苦水了。
政府机构工作待遇高于企业,平均年薪分别为4.2万美元和4.1万美元,学术类单位年薪最低,为3.6万美元。学术类又莫名躺枪。
从工作不同职业来看,研发与设计职业待遇最高,平均年薪为5.3万美元,教育和管理相关职业年薪最低,分别为3.9万美元和3.6万美元。看来在国外,教育行业也“受冷落”。
工作经验同样是衡量待遇的一个标准,超过三年工作经验的平均年薪为4.4万美元,而少于一年工作经验的平均年薪则为4万美元。
考研专业选择——过半去了化学研究院、医学院
关于考研专业领域的选择,近三分之一选择了化学研究院,其次27.7%选择了医学院。其他领域还包括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物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等。
男女薪资情况——2015首次持平
化学作为传统工科学科,“男生更吃香”已是不争事实,从找工作到待遇,男生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这份报告结果却显示出一些微妙的变化。
男生从2006年至2014年,男生平均年薪始终高于女生,高出近5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男女年薪近十多年来首次出现持平,都为4万美元。或许随着女性工作者地位的不断提升,待遇持平或升至高于男性工作者都不再是出乎意料。
本科生国籍分布——逐渐多元化
本科生分布逐渐多元化:白种人占72.4%;其次是亚洲人,占13%;黑种人由2014年的4.4%升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