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示,共有来自于九个院系的7名博士生与3名硕士生最终获此殊荣。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唯一的获奖者是来自施一公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万蕊雪。
万蕊雪同学目前是清华大学医学院三年级博士生,作为施一公教授课题组剪接体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目前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已经发表了五篇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中另一名核心成员闫创业博士也是5篇一作Sceince),其中两篇排在共同第一作者首位(见下图)。
在今年9月21日中国科协公示的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名单中,万蕊雪的名字赫然在列(见下图),该计划每年评选1次,每次不超过5名。
事实上,在施一公教授组的这个剪接体研究小组中还有另外一个核心人物,2012级清华医学院直博生杭婧,她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文章一篇,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两篇。
杭婧,2012级清华医学院直博生(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新闻网)
施一公教授和剪接体小组核心成员闫创业、杭婧、万蕊雪分析剪接体结构(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新闻网)
另据报道,万蕊雪之所以能在科研领域迅速崭露头角、独挑大梁,绝非运气使然。而是凭借她的快节奏、高效率和高强度,才能铸就顶尖的科研成果。为了能够拿到更好的实验数据,她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一直保持着平均每日工作14小时,甚至还放弃了过年回家的机会。她始终不忘为科研发展做贡献和造福人类的初心。“这些荣誉建立了我的自信,以前觉得自己是黄毛丫头,现在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人。虽然更苦更累了,但艰辛中自有幸福。”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付向东教授也曾对这项工作给出高度评价:“我认为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解决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的最大贡献。”
施一公教授在杭州生化大会上演讲时的盛况
关于解析出RNA剪接体结构的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述,此前已经有很多国内为专业人士对施一公教授团队的这项系列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今年10月份杭州举行的全国生化大会闭幕当天的特邀报告中,施一公教授用了足足50分钟讲解了整个剪接体的工作,这个报告中施老师很自豪的认为这应该是他截止到目前做出的最值得自豪的工作,对学生们出色的工作也不吝溢美之词。施老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且在激烈的课题竞争中往往能脱颖而出,着实令同行深深叹服。据上次施老师在杭州透露,近期还将会有相关的重要文章出来,到时候万蕊雪同学的publication list或许还会增色不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施一公教授剪接体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