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滨海新区高等院校将会文凭互认 将建三省内大型科学研究仪器努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4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2月17日上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廊坊召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重点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对口帮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10个方面进行推进。  其中,

  2月17日上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廊坊召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重点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对口帮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10个方面进行推进。

  其中,未来将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项目,继续推进组建京津冀高校联盟,促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和师生交流。未来还将建立三省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三省市高校、科研院所试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

  下一步,三省市将加强疏解承接地教育合作,研究提出疏解学校新校区建设及运行资金、建设用地、教师工作生活、学生学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机制。

  据了解,目前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新校区建设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北京城市学院向顺义疏解,实现了北京东北郊区方向高校零的突破;北京电影学院等市属高校新校区建设已经启动,北京化工大学等中央高校新校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沙河、良乡高教园区配套不断完善,为高校部分教育功能转移创造了条件。

  基础教育方面,鼓励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引导北京、天津优质中小学与河北中小学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同时,北京、天津发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比较优势,主动输出优质资源,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技术技能人才对口支持培养。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一”即建设一所高职院校,由天津市出资,支援承德市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十” 即建立21个教师培训基地;“百”即建百余对合作学校;“千”即实施千人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互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250人,四年1000人,进行工作交流和在岗培训;“万”即免费提供万节优质课资源。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滨海新区高等院校将会文凭互认 将建三省内大型科学研究仪器努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