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青岛化物所透过激光短周期光谱学辨认出天然防晒霜透气反应机理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4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发现了植物体叶表面防晒分子的超快反式-顺式光异构化机理及一种新的防晒霜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JPC Letters,DOI: 10.1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发现了植物体叶表面防晒分子的超快反式-顺式光异构化机理及一种新的防晒霜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JPC Letters,DOI: 10.1021/acs.jpclett.7b00083)上。

  紫外线照射到生物体上会引起DNA损伤,相对于动物,植物所受的光照时间更长。为防止紫外线造成不良影响,十字花科植物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苹果酸类似物(Sinapoyl Malate,SM),其为一种芥子酸(Sinapic Acid,SA)的脂衍生物,可有效将紫外线的能量耗散到环境中,从而防止紫外线的破坏作用。但是,在溶液环境中,SM抵抗紫外线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

  该研究团队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在中性水溶液中,SM和SA都是去质子化的,它们吸收紫外线到达电子激发态后,会通过超快的光异构化方式内转换回到基态,有效地将紫外线的能量传递到环境中,避免了对遗传物质的伤害。但是,去质子化的SA发生光异构化后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而SM几乎没有变化,从而解释了自然选择SM作为防晒霜的原因。此外,该团队还发现处于质子化状态的SA能够在6个皮秒内通过反式-顺式光异构化的方式回到基态,生成的顺式产物也具有良好的吸收紫外线能力,为开发新型防晒霜指明了方向。

  上述工作得到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青岛化物所透过激光短周期光谱学辨认出天然防晒霜透气反应机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