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国际间研究者的联盟创立 蓬勃发展“商路”自然生态监测需求量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9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2
核心提示:2005—2015年,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一带一路”相关区域组织了近10次跨国综合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与沿线多国科学家建立了深厚合作基础,联合产出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

  2005—2015年,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一带一路”相关区域组织了近10次跨国综合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与沿线多国科学家建立了深厚合作基础,联合产出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并与参会的 “一带一路”沿线30多家科研机构的百余位科学家代表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

  科学家联盟成立后陆续取得了多项科技合作成果,其中包括开展系列国际科学考察,建立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区域基础地理与资源环境数据库。同时,联盟还首次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以及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九大国际科学问题,其中包括“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及“一带一路”跨国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和颠覆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治理科学技术问题。而这些都将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于生态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与合作。

  据悉,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能力相对偏弱,需要我国环保产业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部分污水和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已经在像国际输出方面走到了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环境监测仪器也因质优价廉,远销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一些环保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或引入国外资本,实现了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输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九林表示:“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国家多,存在众多跨国、跨境重大科技问题,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的作用,首先要发挥科技智库的作用,实施“一带一路”国际智库网络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及人文交流科技支撑计划。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一带一路”相关国际间科学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一带一路”国立科研机构及科学家联盟正在实施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东北振兴战略研究”,同时科技部立项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这些项目均为“一带一路”建设决策和国家治理提供高端国际智库和科技战略咨询支撑。

    相关新闻:“一带一路”科学家联盟——中科院院刊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一带一路”国际间研究者的联盟创立 蓬勃发展“商路”自然生态监测需求量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