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防范《水俣议定书》莱伯泰科有“新方法”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4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50
核心提示:**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的日子,《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共有128个签约方。我国于2013年10月10日在外交全权代表大会上签署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2016年4月2

**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的日子,《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共有128个签约方。我国于2013年10月10日在外交全权代表大会上签署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2016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公约。2016年8月31日,我国向联合国交存公约批准文书,成为公约第三十个批约国,截止到8月11日,批约国已经达到74个。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历史上日本有名的 “水俣病”事件命名,是近十年来环境与健康领域内订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公约,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为排放和释放的危害。公约从全生命周期对汞提出管控要求,涵盖汞的供应、汞在产品和工艺中的使用、汞大气排放及其向土壤水体释放、废物及污染场地等领域。

公约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列出了有关限制汞排放的清单。首先是对含汞类产品的限制。规定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的含汞类产品包括了电池、开关和继电器、某些类型的荧光灯、肥皂和化妆品等。公约认为,小型金矿和燃煤电站是汞污染的**来源。各国应制定国家战略,减少小型金矿的汞使用量。公约还要求,控制各种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汞排放,并加强对垃圾焚烧处理、水泥加工设施的管控。

现阶段,我国是汞的使用和排放大国之一,很多行业履行公约任重道远。对于公约公约中涉及的各项产品、废物及改进技术我们需要最科学有效的监控手段。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汞分析的全面解决方案及相关方法,为公约的实施和监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欢迎联系咨询。

MAX-L冷原子吸收汞分析仪

DMA-80测汞仪


氯碱行业汞检测解决方案

烟道气等固定污染源废气解决方案

土壤中汞含量检测解决方案


GB/T 31947-2015 铁矿石 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

GB/T 31948-2015 铬矿石 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

GB/T 31949-2015 锰矿石 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

GB/T 29173-2012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试样测定方法

GB 8914-1988 居住区大气中汞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法

GBT16781.2-2010天然气汞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金-铂合金汞齐化取样法

 

SN/T 3511-2013矿物中汞的测定_固体进样直接测汞法通则

SN/T 3912.3-2014 进口凝析油中汞含量的测定直接进样法

SN/T 3605-2013 液体石油产品汞含量的测定 直接进样法

SN/T 4429.1-2016 原油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金汞齐化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SN/T 3010-2011 涂料中汞含量的测定 固液进样直接测汞法

SN/T 2704.4-2010 切削液和机床排泄液 第4部分:汞的测定 测汞仪法

SN/T 4063-2014 出口植物性中药材中汞含量的测定直接进样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SN/T 4697-2016 纸质包装中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汞法

 

DB45/T 939-2013土壤、肥料、饲料、毛发中汞含量的测定 直接测汞仪法

DB23/T 1579-2014移动实验室 土壤中汞含量的测定-直读测汞仪法

DB22/T 1979-2013化妆品中汞的测定 自动测汞仪法

 

QCT 941-2013 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法(征求意见稿)

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汞的测定活性炭吸附 热裂解原子吸收法(征求意见稿)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防范《水俣议定书》莱伯泰科有“新方法”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