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6月22-23日,由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APM 2021亚洲制药产业大会在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召开。本届大会下设有三个会场,一个全体大会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其中全体大会“时代使命,制药工业大变革”的部分报告整理如下。 “时代使命,制药工业大变革”主题论坛现场
主体大会主持人: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肇晖
报告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 潘广成
报告题目:中国制药工业“十四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潘广成会长为参会嘉宾做了《中国制药工业“十四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报告,报告指出了我国制药工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化学医药产业链中药用辅料环节较弱等问题,并为制药工业“十四五”的主要任务指明了“推动行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加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夯实原料药产业基础、提高医药先进制造水平,实施制剂国际化战略”的方向。
报告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吴以芳
报告题目: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与国际化 吴以芳董事长指出,随着我国以“医保控费”为核心的“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将唱响未来中国药企的黄金十年。同时,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正在从1.0阶段迈向2.0和3.0阶段,进入创新研发国际化、差异化的高阶比拼,药企的本土创新从Local走向Global成为必然。
报告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敏
报告题目: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中药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控制的思考与实践 宋敏副总经理重点论述了地道性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分析,展示不同产地产出的药材存在的差异,突出地道药材质量优势明显。并以内蒙古黄芪基地为例,从其规范的种植生产管理模式、规范化的生产技术规程等方面,为观众们展示了地道药材基地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报告人:国际制药工程协会中国区主席/赛诺菲工业事务部中国区负责人 张平
报告题目:国际视野下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经验分享 张平主席指出,注射剂仿制药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于质量缺乏重视,大家关注于更价格竞争,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对质量的投入,这就使得市场无法感受到质量的存在。这也是FDA网站上显示药品短缺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质量问题的原因,2/3的药品因为质量原因被召回,全球现阶段的药品的供应问题形势严峻。
报告人:亚盛医药联合创始人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郭明
报告题目:分子创新药前期药学研发的一些考虑 郭明董事长就创新药的研发与风险、创新药研发与药学研发、小分子新药早期药学研发与生产、小分子新药研发的早期项目管理四个方面讨论了分子创新药前期药学研发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指出创新药与药学研发的早期研发在中国是更大的挑战。
报告人:创响生物董事长 CEO 王健
报告题目:全球智慧,中国效率——迈入无国界创新的新时代 王健董事长就问题“创新等于高风险高回报,但这是真的吗?”为报告的开端,以“一个在中国发明的新药Talzenna”为例,还原了Talzenna价值的增长历史,为嘉宾们分析数据后得出“从产品发展各阶段的价值增长来看,晚期产品风险较小,价值反而更高”的结论。
报告人: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 董事 副总经理 张玉祥
报告题目: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从原料药市场看如何确保持续稳定的药品供给 张玉祥董事为嘉宾分析了我国原料药行业的现状,并指出“我国原料药行业存在着园区规划问题突出,缺乏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布局不尽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定位比较模糊,特色优势不明显;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同质化市场竞争无序性突出;环保及药物监管力度加大,引发生产及出口成本上升,附加值不高;原料药生产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及附权我团医药原料药处于医药产业市场价值链的附加值低端这一格局仍没有改变”的问题。
报告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主任 张福利
报告题目:“双碳战略”背景下的绿色制药——理念及应用案例 张福利主任阐述了“绿色化学(制药)”的重要意义与基本概念,分享了绿色化学工艺改进的概念和成功案例。张福利主任指出,工艺改进的理念是用最小的代价达到预期的目的,任务是改进老产品的生产工艺,为新产品寻找一个较理想的技术路线和较满意的工艺条件。
(图片来源: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