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如材料素化、碳基资源催化、超构材料、太赫兹科学技术等方向)。在5类科技计划中已有布局的研究内容不在本专项重复支持。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7年,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将围绕化学键精准重构、超构材料、精确介观测量、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等方向部署13个研究方向,国拨总经费约3.9亿元。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13个研究方向如下:
1. 电-热耦合催化能源小分子化学键的精准重构
2. 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
3. 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
4. 完整器官三维结构与功能信息的精准介观测量
5. 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
6. 面向智能制造的软件自动构造
7. 界面调控与构筑实现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验证
8. 下一代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
9. 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方法
10.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新型太赫兹辐射源
11. 类生物体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
12. 多复杂曲面共体光学元件纳米精度制造基础
13. 有望培育变革性技术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附件: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名单
姓 名
单位
职称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
教 授
包信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员
方 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李言荣
电子科技大学
教 授
刘忠范
北京大学
教 授
江 雷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甘中学
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
教 授
许瑞明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研究员
郭 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
研究员
吕 建
南京大学
教 授
张广军
东南大学
教 授
吴一戎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研究员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
教 授
陆建华
清华大学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