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微藻“吃到”下发电废料 产上等生命体淀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7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  首次证明了“生物减排”可行性  近年来大气雾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活,氮氧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

  首次证明了“生物减排”可行性

  近年来大气雾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活,氮氧化物是酸雨与雾霾的主要诱因。我国2016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高达23兆吨,位居世界第一。

  消除氮氧化物的技术叫“脱硝”,由于氮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硝酸根、亚硝酸根,正好是微藻可利用的氮营养,所以通过微藻培养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发展新型生物脱硝技术。由此获得的微藻生物质副产品则可以作为蛋白、油料的来源,满足水产饲料、生物能源等行业的原料需求。

  微藻生物量中碳和氮元素含量分别占50%和10%左右。微藻是地球上将二氧化碳与无机氮转化为有机物效率最高的一种光合微生物,被誉为是由阳光驱动的高效“生物工厂”。

  可不可以将这座“生物工厂”装进电厂,让微藻“吃”下工业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实现碳减排并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可以生产出生物能源的原料和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一石双鸟”?

  在国外从事了8年藻类生物学研究的王强,作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引进“百人计划”研究员,2010年7月回国组建微藻研究团队,开始投入这项研究。

  2014年,首篇论文率先发表在国际环境学领域顶级期刊《环境科技》上。此项研究被认为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微藻用于工业污染物减排的同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可行性”。

  闯过一道道工业实验难关

  7年时间,王强团队把设想逐步变成了工业的可行性,这中间他们走过了艰难的历程。

  首先是藻种问题。在繁多的藻类中,什么藻种“吃的多,又产的多”?

  小球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繁殖率超强。王强说:“小球藻最快2个小时可以繁殖一代,也就是说它的生物量两个小时可以翻一翻,生长快工作效率自然也高。”

  经过不断地筛选,最终获得的小球藻比常规小球藻油脂和生物量生产率分别提高了39%和35%,脱硝率可达96%以上。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藻“吃到”下发电废料 产上等生命体淀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