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超级显微”率先试验开发计划列入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6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将在2018年迎来验收,目前该装置3台谱仪的首批实验计划对外公布,实验覆盖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这是该项目继今年8月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将在2018年迎来验收,目前该装置3台谱仪的首批实验计划对外公布,实验覆盖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这是该项目继今年8月进入试运行以来的又一重要节点。

  “散裂中子源”通俗来说就是一个用中子散射来了解微观世界的工具,因此被形象地称作“超级显微镜”。因其建设难度大,目前拥有该装置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和日本。建在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立项、“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在12月14日的散裂中子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说,“我们见证了散裂中子源十多年的建设历程,很快就可以盼到这项装置尽快投入使用,在材料科学、新能源、化学化工、软物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说,衡量一个用户装置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用户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贡献”。对于中国散裂中子源,来自各领域的科学家可利用其终端的中子谱仪进行科学实验,但由于经费限制,该项目一期只建设3台中子散射谱仪,包括通用粉末衍射仪、小角散射仪和多功能反射仪。

  “这个数量太少,并不能开展高精度测量及动力学、中子物理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这不仅造成中子束流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无法满足国内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科学界对高性能中子谱仪的需求。”陈和生因此呼吁尽早启动散裂中子源二期谱仪建设,他还透露,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按照可满足20台谱仪的接口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根据用户科学研究应用的需求,该项目二期规划了13台中子谱仪。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超级显微”率先试验开发计划列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