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有毒”食品添加剂或“不愿”致使疾病消失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微生物学论文报告称,美国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对比后认为,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高毒菌株获得了代谢海藻糖的机制,而这种能力与疾病相关联。数据显示,很可能正是一种广泛使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微生物学论文报告称,美国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对比后认为,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高毒菌株获得了代谢海藻糖的机制,而这种能力与疾病相关联。数据显示,很可能正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无意”中导致了这些流行菌株的出现。

  艰难梭菌是一种肠道病原菌,如果人体或动物过度服用某些抗生素,就会导致艰难梭菌菌群生长速度过快,影响肠道中其它细菌,进而引发炎症,所以这种菌被视为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已知通过分析细菌菌株的核糖体RNA(即rRNA)差异,可以确定其具体的核糖体分型。此次,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罗伯特·布雷顿及其同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在系统发生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艰难梭菌高毒流行核糖体分型——RT027和RT078,已独立获得了代谢低浓度海藻糖的机制。换句话说,这两种核糖体分型不断发生变异,使艰难梭菌在低浓度海藻糖中的生长能力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与人化小鼠模型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数据揭示,该核糖体分型的出现与一种糖添加剂有关,该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人类饮食中的海藻糖。研究人员表示,这之间的关联可表明,一种本身“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无意”中促进了病原菌的出现。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说肠道区是细菌的聚集地,好的、半好的还有不好的都混在一块。大多数时候它们保持合适比例,但如果你的饮食长期有问题,菌群势力不平衡,闹将起来,就能把人折腾得够呛。其实,对人的消化系统来说,添加剂是新玩意,毕竟我们的老祖宗哪吃过这些东西。菌群很给力,它们会努力适应人的饮食结构。只是,从这篇研究看来,人吃进去的新鲜东西,还能让一些细菌变得过于强大,并引发连锁反应。所以,你永远想不到,现代社会给传统肠道到底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有毒”食品添加剂或“不愿”致使疾病消失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