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2017年国家政府科学奖:医学应用领域旁落30余项(附有成员名单)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1
核心提示:昨日(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颁出。会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  其中

  昨日(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颁出。

会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由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此外,还有6名外籍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

  除了昨天已报道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根据获奖名单,可以看到医学领域还包揽了“国家三大奖”的多个奖项,由此,医谷小编对于医学类获奖奖项进行了罗列,以下为具体名单: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医学类获奖项目

  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医学类获奖项目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医学类获奖项目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医学类获奖项目

  2017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

  施扬

  施扬,美国籍,男,1960年3月生。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国际知名表观遗传学家、甲基化动态调控领域的奠基人、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由上海市推荐。

  施扬长期从事表观遗传学以及染色质生物学研究。近30年来,他系统性地阐明了该领域十分关键的甲基化的动态调控规律,奠定了甲基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他于2004年开创性地发现了首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结束了长达40多年来高等生物甲基化信号是否可逆的争论,并快速应用到制药领域,现已在逆转肿瘤耐药性难题中获得成功。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2017年国家政府科学奖:医学应用领域旁落30余项(附有成员名单)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