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巴桑”轮重大事故,禾信核磁共振救灾检测显身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4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8
核心提示:事件梗概  2018年1月,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油船“桑吉”轮全船失火, 海面上有油污。(图片来自网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对此事件

  事件梗概

  2018年1月,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油船“桑吉”轮全船失火, 海面上有油污。

(图片来自网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对搜救和清污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以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协调派出力量前往搜救。多艘救助船、海事执法船奔赴现场进行营救积极开展事故应对工作。

  据了解,“桑吉”轮隶属伊朗光辉海运有限公司,船长274米,载凝析油约13.6万吨,还存有约1900吨的船用燃料油。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密切监测着溢油状况,在900平方海里范围内开展搜寻,并严密监视沉没后的“桑吉”轮状况。

(图片来自网络)

  禾信积极参与应急监测

  国家海洋局针对此事件立即成立了应急监测小组,禾信收到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的紧急通知,立即携带高敏感度在线挥发性有机物飞行时间质谱仪(SPI-MS 3000)赶赴事故现场,加入此次应急监测,为掌握事故中海上大气中凝析油的量与时空变化情况及影响程度,针对泄漏凝析油和燃料油的挥发性有机物随航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仪器在到达东海检测中心后第一时间登上中国科学考察船“向阳红20号”,跟随应急小组奔赴事故现场。

SPI-MS 3000搬运上船

  应急监测分秒必争

  经过重重困难,禾信工程师带着SPI-MS 3000赶到现场。历经几个小时的海上颠簸,顾不上停顿休息,工程师马上在简陋的环境里面展开走航工作。禾信仪器犹如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时在“雪龙号”上一样,不惧东海风浪颠簸,出色开展监测工作。

工程师争分夺秒监测

  船舶从事故发生到沉没漂移已经300多公里,随着沉船溢油范围不断扩散漂移,监测范围一直在扩大。禾信随船航行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实时、在线不间断监测。持续性的海上的跟踪监测与进一步的监测评估,才能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做出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

SPI-MS 3000高灵敏度VOCs在线监测仪

  特点与优势:

  检测速度快,实现VOCs实时在线秒级检测;

  分析物种全,能够检测烃类、苯系物、醛类、酮类、酚类、脂类、恶臭有机硫化物等300多种VOCs;

  检测下限低,可实现痕量(ppt级)物质检测;

  仪器稳定性好,维护少,无需载气,使用成本低;

  数据分析软件高度智能化,具备实时显示定性定量结果、检测质谱图、多组分MIC瞬态全谱、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自动校准等功能。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巴桑”轮重大事故,禾信核磁共振救灾检测显身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