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氧人造卫星得到首幅全球性叶绿体紫外光变换所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4
核心提示:2月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良云科研团队利用中国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于近日成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叶绿素荧光遥感是碳卫星的一个重要应

  2月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良云科研团队利用中国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于近日成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叶绿素荧光遥感是碳卫星的一个重要应用。该卫星的主要载荷——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设有3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不仅能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动态监测,还能高精度反演植被叶绿素荧光。

  科研人员介绍,卫星尺度的叶绿素荧光能够精确估算全球植被光合生产力,结合同步反演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二者协同将能够极大提升全球碳源汇观测能力。国际上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相比于温室气体探测本身,温室气体探测卫星对荧光的探测是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测任务。

  该团队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结果能够清晰显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种植区与东南亚以及12月份亚马逊雨林等区域的植被旺盛生产力,且南北半球夏季与冬季植被生产力与碳汇能力的动态变化也非常准确。

  科研人员将中国碳卫星的叶绿素荧光产品与同期的美国航天局轨道碳观测2号卫星产品相对比后认为,中国碳卫星的探测水平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可以用来监测全球植被生长状况和植被生产力。

  我国于2016年12月22日发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3个可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该卫星是“十二五”期间,由科技部立项、中科院负责工程总体、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科学实验卫星计划,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刘良云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是我国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的开拓者。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氧人造卫星得到首幅全球性叶绿体紫外光变换所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