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哈医大发明人扫描水分子治疗样品 白血病基因表达疗法真实感图形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日前,《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载论文,报道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申宝忠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成像的分子探针——18F-MPG。通过该探针能够实时、动态、精准识别肺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型,

  日前,《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载论文,报道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申宝忠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成像的分子探针——18F-MPG。通过该探针能够实时、动态、精准识别肺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型,指导临床靶向药物治疗的决策,预测并评价癌症靶向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发明了能与肺癌细胞内的特定蛋白结合的分子成像探针18F-MPG,利用探针,研究者们可以通过PET成像手段,在活体状态下捕捉到探针结合位置、数量,从而判断肺癌的EGFR分型状态以及动态变化,无创地筛选出能够接受EGFR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群。

  “分子探针筛选出的靶向治疗敏感患者群治疗后平均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是348天,而未筛选的患者群平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是183天。”申宝忠教授介绍,数据表明,探针敏感的肺癌患者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长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及更佳预后,探针可用于靶向癌症治疗效果的预测。

  “如果肺癌患者发生了颅内转移,目前常规的PET成像判断是不敏感的,而新探针18F-MPG在正常脑组织内无摄取,在EGFR 突变的转移瘤内高摄取,可以实现颅内转移的精确诊断。”申宝忠教授表示,安全性方面,受试者中无一例发生副反应。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哈医大发明人扫描水分子治疗样品 白血病基因表达疗法真实感图形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