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大连众瑞】ZR安3211同型便携式紫外二氧化硫感测器助力氙气排放量硫化氢检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政策背景      “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内逐步开始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战略布局,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烟气水分含量增大,烟气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烟气成分监测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对比各种烟气监测技术的性能特点与实用价值

政策背景

      “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内逐步开始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战略布局,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烟气水分含量增大,烟气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烟气成分监测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对比各种烟气监测技术的性能特点与实用价值,提出适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的烟气成分监测技术,为燃煤电厂烟气监测选型提供参考,对“十三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改造后烟气中SO2、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值执行标准分别为35mg/m3、50 mg/m3。因此,国内烟气成分监测设备必须满足烟气中SO2、氮氧化物的低量程测定需求。

政策的有效落实必须借助有力的监测手段,为此多地纷纷出台针对“超低排放”的相应政策标准。其中,紫外测量原理不存在SO2水气交叉干扰,检出限低,测量精度高,是针对超低浓度检测的优质的光学方法。

我国环境保护部于 2013 年 3 月下达了《紫外吸收法便携式多气体测量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编制任务,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持,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协作共同承担该标准的制订工作。

       2015年山东省颁布紫外吸收法列为“超低排放”改造中检测SO2、NOx的标准方法,而2017年10月国家环保部已发布《便携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紫外吸收法测量仪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紫外吸收法测量超低排放后的SO2、NOx浓度即将成为主流技术。

测量方法对比

目前监测SO2的常用技术有碘量法、溶液电导率法、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等。以下是这几种测量原理的技术分析:

紫外方法验证

        2018年7月30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邀请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携带ZR-3211便携式紫外烟气分析仪前往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济南市周边污染源现场进行《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紫外吸收法》、《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吸收法》两项方法验证。

现场验证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大连众瑞】ZR安3211同型便携式紫外二氧化硫感测器助力氙气排放量硫化氢检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