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的倒下,不能终结“流量为王”的时代
咪蒙,轰然倒下。从关门自省,到被彻底注销,几乎篇篇都是“现象级”的自媒体,在2019年开年之初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历程。但“毒鸡汤”的标签之下,咪蒙所发蒙并将之发扬光大的流量逻辑,却依然大行其道。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千分之一的头部自媒体账号,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量。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已经成为所有kpi的硬性指标。姑且不论咪蒙的价值观究竟如何,但其对大众心理的把握和现象级流量话题的预判,却是公认的顶级编辑团队。
但遗憾的是,深谙流量传播规律的咪蒙,最终选择了一种颇具“原罪”意味的方式,来开启自己的流量帝国:从《致贱人》的乖张,到《寒门状元之死》的虚构拼贴,咪蒙以最快的方式成名,同时也以挑战主流价值的姿态为此时的结束而埋下祸根。
但值得注意的是,咪蒙流量帝国的轰然倒塌,并不意味着“流量时代”的终结。相反,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推广以及移动网络的便捷,信息传播和获取的中心必然强化了“流量时代”的印记。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领域,信息流量的传播通路和传播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鲜明的传播特征。流量,将一如既往地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资源。
那么,如何在自媒体这一流量池经营好这些流量呢?在政策愈加趋严、管理措施日渐动真格的当下,咪蒙式的无下限挑逗粉丝的方式显然不可取。但单纯依靠内容积累增粉,也无法适应公司成长对于流量的需求。
那么,是不是只有不断无下限刺激受众,才是带来流量增长的唯一路径呢?显然不是这样,通过系统的流量经营和人脉管理解决方案来经营好流量池,以优质的服务体验也能实现流量的增长。
在微信saas领域经营多年的鱼塘团队所推出的鱼塘软件,就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针对微信服务号的流量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鱼塘软件集合了在线即时沟通(在公众号界面下即可主动进行交流激活粉丝)、多重裂变工具(粉丝海报、强大的红包功能)和强大的增粉功能。相较于传统的内容拓客,鱼塘粉丝以智能化的软件支持,让信息通路更加通畅。
内容的价值观或者存在多重评价的属性,但系统的工具优势完全是基于微信规则之下的智能延伸。至少,在拓客增粉和交流沟通等方面,鱼塘软件并无原罪的隐忧。
正如微信所倡导的那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的流量运营者,也在使用鱼塘体系时构建起自己的独特品牌。一位使用鱼塘软件的小超市的店主,目前已经是他们社区最赚钱的商铺。鱼塘软件让粉丝经营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如果说咪蒙的跌落神坛,是内容理性偏差的跑偏。那搭载鱼塘的崛起,则是技术理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