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热度与连铸坯凝固金相分析光学显微镜
在掌握洁净钢非均质形核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应用技术的研究。首
先研究细晶及均质化的关键单项技术,在实验室试验铸机上分别进行钢水控
温技术、低过热度浇注技术、低温度梯度技术、电磁搅拌技术、孕育处理技
术的应用试验,开发出与理论相对应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水冷水口、复式
结晶器、电磁轻搅拌技术,模拟生产现场条件,探索凝固控制技术参数:其
次,对以上各项关键单元技术进行组合,在实验室浇注100%等轴晶的试验
铸坯。最后,选择实际生产中的铸坯品种规格和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连铸机,
进行控制凝固的综合试验,得到基本消除柱状晶组织和宏观偏析的无缺陷铸
坯。
低过热度技术
A 低热度的意义
钢熔体的配位数-V、原子团尺寸r,和原子团内原子数目”,都随着温
度的减小而增加,即随着钢液过热度的降低,Fe-C合金熔体的无序度减小,
接近熔点时,钢液中存在大量的原子团簇:这表明,从钢液本身形核能力考
虑,浇注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形核。
另一方面,熔体过热度降低,意味着其凝固前的显热减少。当钢液浇人
结晶器或钢锭模后,受结晶器或钢锭模的冷却作用,将使熔体的冷却速率增
加,从而通过外部条件使熔体的结晶过冷度增加。钢液温度越低,处于过冷
状态的区域就越大。因此从钢液受到外界冷却作用考虑,低温浇注利于形核
。
通常的连铸低热度15—30℃,而我们的研究则控制过热度在10℃以内,
甚至于l一2℃,希望了解极低的过热度对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
B低热度的获得
为了在连铸时获得低过热度,国内外冶金工作者除了控制炉外精炼炉和中
间包的钢液温度外,还进行了冷却水口的研究。水冷水口是连铸中间包水口
功能的延展,即在中间包水口导流功能基础上赋于减低钢液过热度的功能,
为钢液非均质形核、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创造条件。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点: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