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方式对铸铁件样品分析图像显微镜
铸铁件凝固方式
由于合金成分及其结晶性质的不同,铸件在铸型中以不同的
凝固方式凝固成形。凝固方式对铸铁件原始晶粒的尺寸和分布状
态、铸铁的收缩性质和流动性都有明显影响,从而使铸铁的固态
相变和最终组织形态、类型和性能发生变化。凝固方式是决定铸
件质量和工艺性能的重要因素。
基本凝固方式可分外生凝固和内生凝固。外生凝固始于合金
熔液与铸型壁接触、最先冷却凝固的表面部分逐渐向熔液内部生
长。内生凝固始于熔液内部,依托有效结晶核心,形核生长,形
成晶粒,逐渐充满型腔。这两种凝固方式经历不同的晶体生长过
程。纯金属或共晶合金是等温结晶的,随着热量由液体-铸型界面
向外散失,晶体逐渐朝向心部生长,形成柱状晶,宏观凝固界面
相对平滑。外生凝固形成固溶相的过程是枝晶生长过程,凝固的
宏观界面呈锯齿状。形成网络状晶体而逐渐凝固的过程。此种过
程常被称为海绵状凝固。晶粒在凝固开始时就在熔液内部普遍生
成,并以相近似速度生长,形成固液两相的糊状混合物。固相各
自生长、尺寸增大,最终互相接触。如果内生晶粒在液相中形成
以前,已有外生凝固层存在,则是混合型凝固方式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点: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