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蔗糖酶可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2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95

碳水化合物

  一般消化过程
  谷物中储存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淀粉,淀粉常以不易消化的不溶性颗
粒存在。  消化和养分利用这些颗粒很容易通过物理或浸泡的方法破裂
,就像在嗉囊中一样,这一过程大大加速了消化过程。禽类每天产生15~2
0ml唾液,其中含有少量的淀粉酶,可以启动淀粉的消化过程。如果饲料进
入嗉囊,淀粉的消化就会即刻开始。但是还不清楚淀粉酶和微生物(如乳酸
杆菌)哪个对促进淀粉消化的作用更大。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发生在空肠。仅一淀粉酶由胰腺分泌人十二
指肠,在这个过程中,产生麦芽糖和一些寡聚糖如异麦芽糖。麦芽糖被麦
芽糖酶(仪一葡萄糖苷酶)和肠黏膜产生的异麦芽糖酶进一步裂解,生成葡
萄糖,被动物利用。空肠刷状缘也可产生二糖酶并将多聚糖类裂解为易于
吸收的单糖。蔗糖酶可以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同时奶类中所有碳
水化合物组分可以被乳糖酶裂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有关空肠中淀粉酶的浓度,文献报道的差异很大,部分原因可能是由
于分析方法不同造成的,淀粉酶活提高3倍和6倍,出壳至32天淀粉酶活提
高100%,蔗糖酶和异麦芽糖酶活甚至提高300%。大部分淀粉酶和其他碳
水化合物消化酶在空肠中的浓度最高.其次是回肠和十二指肠。

  消化后.单糖将通过耗能系统被吸收①。转运系统主要在胚胎发育后
期发挥作用,尽管Na+依赖转运系统的活性和效率在出壳后20~30天提高很
快。肠内容物Na+浓度对单糖的吸收至关重要,浓度低时会降低糖的吸收。
c豇一些己糖和戊糖通过被动扩散吸收,对禽类能量代谢的作用较小。未被
吸收的糖类在大肠和盲肠成为微生物发酵的底物,有可能导致病原菌的繁
殖和腹泻。
  消化率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纤维素和木质素不能消化。当食糜达到
回肠前端时,谷物中约60%~70%的淀粉消化为单糖或双糖;当食糜达到
回肠末端,高达95%的淀粉被消化。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禽类由于乳
糖酶产量低,不易消化奶类中的乳糖。事实上,由复合碳水化合物水解产
生的所有葡萄糖都可被吸收,吸收的初始部位在十二指肠,但吸收部位主
要在空肠。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点:http://www.xianweijing.org/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蔗糖酶可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