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联合世界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共授予中国专利金奖获奖项目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获奖项目10项,中国专利银奖获奖项目59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获奖项目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695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项目61项。
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企业代表合影
中国专利奖的获奖项目,无论是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原创性、还是社会效益、行业影响力、市场份额都经得起检验。那么,近几年的授奖类型、数量有什么变化?哪所高校的获奖数量最多?各行业、各地区的获奖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对近三届的中国专利奖总体获奖情况进行分析:
1、获奖数量总体分析
年份
金奖
银奖
优秀奖
获奖总数
2018
30
59
695
784
2017
20
-
802
822
2016
20
-
568
588
(注意:本分析数据不含外观设计专利金奖、银奖和外观设计优秀奖)
从奖项设置来看,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与往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原有奖项基础上增设了银奖,这一变化,丰富了中国专利奖奖项层级,强化了示范导向作用。
从获奖数量来看,16-17年中国专利奖的获奖总数呈增长态势,这可能与中国逐日增长的庞大发明专利量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发明专利新申请数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2018年专利奖获奖数量略有下降,这反映了国家将更加的注重项目的质量本身,评审将更加的严格!
2、各省区市获奖数据分析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来看,西南、东北、西北地区专利奖获奖数量较少,专利奖获奖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发达地区,其中广东省以514项位居全国首位。我国各地区专利奖获奖数量存在不均衡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其专利的实施情况更好,质量更高,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也相对更高。
3、各技术领域获奖数量分析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获奖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新材料,另外生物与新医药的获奖数量也超过了300项,位居第四。这与我国近几年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相吻合。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新材料这几个领域是我国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工业强国的基础。生物医药行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涌现了一批生物医药健康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4、全国高校获奖数量分析
序号
学校名称
获奖数量
1
清华大学
18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
3
浙江大学
13
4
华南理工大学
12
5
中国石油大学
9
6
中国矿业大学
8
7
天津大学
7
8
北京化工大学
7
9
大连理工大学
5
10
东南大学
5
11
西安交通大学
5
12
江苏大学
5
13
北京大学
4
14
江南大学
4
15
华中科技大学
4
16
广东工业大学
4
17
昆明理工大学
4
18
南京农业大学
4
19
南京林业大学
4
20
山东大学
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高地。近三年高校共计获得了243项专利奖,获奖数量占比约11%。其中,清华大学以18项位居第一,相比之下,同为国内顶尖高校的北京大学只获得了4项。纵观获奖数量排在前列的高校,既有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有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优势的大学,比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与全国各省市区的分布类似,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获奖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这充分反映了高校的研发、智力资源是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情况更好。
5、全国制药企业获奖数量分析
近三年全国“制药企业”(专利权人为制药公司)获奖总数为122项,占比5.6%。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制药企业获奖数量全国最多(34项),获奖数量排在前列的都是大型药企集中的地区。可见,未来还有很多的突破需要我们去发现、发掘。
总 结
核心技术是靠人才、靠企业创新得来的,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人才、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基础。中国专利奖,是对发明创造人的积极肯定,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也必将促使中国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