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油茶籽汁密度安全及生产线标准化》(公示初稿)发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政策标准油茶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营养价值丰富被广泛认可。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已经达到6550余万亩,油茶籽产量达到263万吨,油茶籽油产量达到65万吨。油茶籽油作为一种天然食用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食用油市场和消费者
政策标准油茶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营养价值丰富被广泛认可。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已经达到6550余万亩,油茶籽产量达到263万吨,油茶籽油产量达到65万吨。油茶籽油作为一种天然食用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食用油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个别生产企业油茶籽油产品中苯并(a)芘、塑化剂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品质不稳定、功能性营养物质损失严重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油茶籽油生产企业必须采用更安全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油茶籽油加工企业中存在的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产品品质下降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利因素,近日,由中国粮油学会立项的《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于2020年4月7日之前将《征求意见反馈表》以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学会团体标准工作秘书处,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
   《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生产技术管理等,适用于以油茶籽为原料生产食用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
   其中,在生产技术要求方面,主要包括预处理压榨车间、油脂浸出车间、精炼车间、油脂包装与储存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预处理压榨车间的原料方面,规范指出,生产企业应对进厂的油茶籽原料按照 GB/T 5491 进行取样和品质检验,必要时(预期安全风险较大;预期到原料产地或收获年份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对黄曲霉毒素 B1、塑化剂、苯并(a)芘含量及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此外,在清理过程中,应设置合理的筛选设备和工艺条件,通过清理筛除去油茶籽中大小杂质,再经除尘风机除去粉尘,特别要注意对塑料杂质筛选去除,实现对原料中塑化剂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在油脂浸出车间关于油脂浸出的内容,规范明确,生产企业浸出前应合理设置油茶籽饼预处理设备和工艺条件,进行油茶籽饼破碎、烘干等前处理,以满足浸出工艺对油茶籽饼水分、温度、渗透性的要求。特别对外购油茶籽饼贮存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应尽快加工处理,防止水分高而产生霉变,必要时(预期安全风险较大)应对黄曲霉毒素 B1、塑化剂、苯并(a)芘含量及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
   在精炼车间,规范指出,根据油茶籽原油的品类和理化指标的不同,精炼所采用的加工工艺也有所区别。针对浸出油茶籽原油和品质差的原油,可采用水化脱胶、脱酸、吸附脱色、脱臭、脱脂(蜡)工艺;而对压榨油茶籽原油,一般采用水化脱胶、脱酸、吸附脱色、脱脂(蜡)工艺,也可根据原油理化指标或成品指标要求对工艺进行调整。
   综上,该项新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有效指导国内油茶籽油加企业在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进行塑化剂、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等质量安全风险因素有效防范、控制和脱除,实现安全和规范化生产,而且可以推动油茶籽油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促进油茶加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详情请点击以下附件:
   《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反馈表)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油茶籽汁密度安全及生产线标准化》(公示初稿)发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