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多源地貌检测 科学仪器减灾遽危害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近日,地质事故频发导致线路反复中断的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8.14”水害区段顺利完成了改线施工,更换新线路后,这一段铁路线路将不再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而且施工人员还建立了多源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从
近日,地质事故频发导致线路反复中断的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8.14”水害区段顺利完成了改线施工,更换新线路后,这一段铁路线路将不再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而且施工人员还建立了多源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从“空-天-地”三个方面对沿线地质情况进行立体化监测,可以对铁路沿线的崩塌灾害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加上受台风等极端天气情况、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威胁着几千万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影响着山区公路铁路交通以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
   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我国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可以对泥石流等降雨型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同时对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通过建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站等方式进行重点监测。
   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区段位于西南山区,是地质灾害高发区。线路经常受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而损坏。此次改线后铁路工作人员基于北斗监测、三维变形合成孔径雷达、智能视频识别设备等监测方式建立了监测体系。卫星遥感可以对地表变形幅度进行监测,识别出地质灾害风险。三维变形合成孔径雷达是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结合,可以达到三维高精度直观显示监测对象表面形变的效果。智能视频识别设备同样可以通过对视频图像的识别判断灾害风险。
   除了这些监测地表变形幅度的仪器之外,运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仪器还有测定滑坡体变形状态的固定式钻孔倾斜仪、监测地质体氡浓度和环境温湿度的地温与氡气监测仪、监测地下水状况的孔隙水压力监测仪和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监测仪、监测土壤水热动态和物理参数的时域反射计等新型监测仪器。此外,还有光纤传感技术、集成GPRS等多种现代传输技术。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仪器与监测技术方法、构建立体空间监测网络、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监测预警模型,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预报防范上成效显著,不仅帮助大量群众成功避险,也让国家减少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监测体系对于地质灾害发生之后的救灾抢险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地质灾害动态技术监测体系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对地质灾害点实时监控,减少灾害发生次数,还可以在地质灾害突发时做到及时预警、分析决策和信息发布。当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越来越智能化,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也就有了更大的保障。
   编辑点评:我国是一个地形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的国家,因此给搭桥修路带去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监测设备可以对地质灾害点实施监控,以提高我们的灾害的应对能力。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多源地貌检测 科学仪器减灾遽危害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