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大部分药企消失集采“病痛”,将会服务业或便撕专业人才大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8月底,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出炉,本轮共有55个品种采购成功,药品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3%,至高降幅达95%。随着第三批集采的展开,意味着药品集采常态化的开始。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许是嗅到了&ldq
8月底,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出炉,本轮共有55个品种采购成功,药品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3%,至高降幅达95%。随着第三批集采的展开,意味着药品集采常态化的开始。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许是嗅到了“变天”味道,近期部分药企高管频现离职潮。   中国生物制药创始人辞任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创始人谢炳宣布辞任,并获调任为公司董事会资深副主席。谢炳将留任公司执行董事以及执行董事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董事会同时宣布,李一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及CEO。
   2020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实现营收1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就被纳入集采的产品营收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肝病产品实现收入22.5 亿元,同比下降31.7%,占总营收的17.8%,增长乏力;其他板块中,心血管与镇痛同比下滑明显,预计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等受集采扩面冲击影响较大。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国生物制药解释称,报告期内,谈判后的国家医保目录价格开始落地实施和全国带量采购对本集团收入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医院非急诊就诊人数大减,甚至很多科室暂时关闭,隔离措施使几乎所有现场形式的学术活动和医生交流完全中断,对药品销售负面影响明显。
   据了解,在第三批集采中,中国生物制药也有多个品种中标,且都降幅明显。对于新任CEO来说,如何应对集采常态化或是较大的挑战。
   恒瑞医药四位副总经理集体辞职
   恒瑞医药董事会日前宣布,收到公司副总经理蒋新华、孙辉、刘疆、李克俭先生的辞职报告。四位副总经理皆以年纪原因集体申请辞职。
   新一届董事会任期刚满半年,四位副总经理集体辞职,在很多人看起来有些奇怪。当前,恒瑞医药市值5000亿元,有网友指出:这些高管离职是“方便减持而已。高管减持太麻烦。”
   据了解,这4位辞职的副总经理,每位所持公司股份均在170百万股以上,4人共计持有恒瑞医药股份759.7万股。
   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13.09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2亿元,同比增长10.34%。
   恒瑞医药旗下主营抗肿瘤、手术麻醉、造影剂以及综合四大产品线。今年上半年,其麻醉线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造影剂与综合线的收入基本与去年上半年持平;不过抗肿瘤线表现依旧亮眼,上半年录得50%左右同比增长。
   据了解,其麻醉线收入下滑的因素与集采有关,2018年,恒瑞医药的麻醉线重点品种盐酸右美托咪定被纳入头一批“4+7”集采中,但因暂未过评无缘竞标。近两年来,恒瑞医药右美托咪定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4+7”集采扩围中,恒瑞医药仅厄贝沙坦1个品种中标;第二批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的醋酸阿比特龙、替吉奥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白蛋白紫杉醇4个品种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超过70%。而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批全国集采中,恒瑞医药的氨溴索、坦活新、塞来昔布、非布司他、卡培他滨、来曲唑6个品种被纳入集采名单,结果收获了4个拟中选品种。
   业内认为,带量采购对于公司仿制药业务正造成不小的压力,不过恒瑞现在正处于从仿创结合到创新驱动的转型阶段,后续若随着创新药占比的提升,或不再担心集采的影响。
   未来药企高管离职潮或持续
   除了这两家药企以外,还有葛兰素史克GSK副总裁、呼吸业务部负责人王虹离职,康亚药业何仲彤辞去总经理职务......业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陆续有药企高管离职,医药行业尤其受政策影响,许多医药公司必须要想办法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
   还有人士认为,在医药行业,人才的调整已是药企今后生存的根本。在整个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各大药企要重新搭建适合自身的人才体系,淘汰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一些人,并匹配现阶段发展的合适人才。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地,今后核心高管的离职潮也会涌现,行业将再掀人才争夺战。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大部分药企消失集采“病痛”,将会服务业或便撕专业人才大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