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蚌埠研究中心在二维Am_硼氢化石墨烯固体感测器对H2S的光学仪器光学效能深入研究多方面赢得成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科技前沿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越课题组在二维Au@Ag纳米颗粒阵列对H2S的光学传感性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
科技前沿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越课题组在二维Au@Ag纳米颗粒阵列对H2S的光学传感性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贵金属(Au,Ag等)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性质,在吸收光谱中呈现为SPR吸收峰,该吸收峰位置会随着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成分、形状和局部介电环境变化而移动,使得其能够作为LSPR传感器应用于生化传感领域。在大多数LSPR传感器中,为了增强探针分子与贵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复杂的后修饰过程,从而引起SPR峰的偏移。另外,这样的SPR峰值偏移仍然相对较小,导致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二维周期性贵金属纳米球阵列,其吸收光谱呈现出两个峰,除了金属纳米粒子本征的SPR峰外,由于贵金属纳米球的周期性排列,光谱中还出现衍射峰。二维周期性阵列的衍射峰对周围环境的折射率很敏感,因此,借助于衍射峰的这一特性,周期性贵金属纳米球阵列可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对人体和生态系统都有危害。因此,快速、灵敏地检测H2S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H2S检测方法有荧光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但仪器复杂,样品预处理过程繁琐。光学传感器,如LSPR传感器,可以降低检测成本,简化样品处理过程。但大多数用于检测H2S的光学传感器对血浆、细胞等样品存在严重的基质干扰效应,会降低H2S检测的选择性,所以,研制一种快速、灵敏、不需要直接接触样品的高选择性H2S传感器仍然是一个挑战。
   鉴于此,研究人员以单层胶体微球阵列为模板,采用溅射沉积方法在模板的表面沉积一层Au膜,煅烧处理后获得周期性二维Au纳米颗粒阵列;接着再次采用溅射沉积的方法在其表面沉积一层Ag膜,得到Au@Ag纳米颗粒阵列,并研究了该阵列对H2S的光学传感性能(图1)。研究结果表明,阵列的衍射峰随H2S浓度的增加出现了灵敏的红移,并且衍射峰波长与低浓度的H2S(小于30 μM)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由于Ag与H2S的之间特异性化学反应以及与样品无接触的检测过程,该阵列对H2S的检测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图2)。通过对加标H2S的血浆样品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血液样品中H2S的检测。该项研究结果对其它探针分子的光学传感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以上研究得到了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图2. (a)-(b)分别为Au@Ag纳米颗粒阵列不同放大倍数下的FESEM照片;(c) Au@Ag纳米颗粒阵列在不同H2S浓度下,40℃,pH=7下检测20分钟后的消光光谱和其颜色变化的照片(插图);(d)Au@Ag纳米颗粒阵列的衍射峰对检测H2S及可能的干扰物质的偏移量的比较
 
关键词: H2S 纳米 阵列 研究 传感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蚌埠研究中心在二维Am_硼氢化石墨烯固体感测器对H2S的光学仪器光学效能深入研究多方面赢得成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