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pLVX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pLVX-mCerulean-N1 载体基本信息质粒类型:慢病毒载体启动子:CMV载体大小:8787bp (查看载体序列)报告基因:mCerulean青色荧光蛋白载体抗性:Ampicillin筛选标记:Puromycin备注:mC

pLVX-mCerulean-N1 载体基本信息质粒类型:慢病毒载体启动子:CMV载体大小:8787bp (查看载体序列)报告基因:mCerulean青色荧光蛋白载体抗性:Ampicillin筛选标记:Puromycin备注:mCerulean位于目的基因的C端订购信息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规格价格LM9012pLVX-mCerulean-N15ug质粒1350质粒图谱

pLVX-mCerulean-N1 载体原理机制

载体效应实验 用牛血清白蛋白耦联二硝基苯 (BSA-DNP) 和卵白蛋白耦联二硝基苯 (OA-DNP) 制备载体—半抗原,观察载体在抗体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 BSA - DNP 对小鼠进行初次免疫,然后分别用 BSA - DNP 和 OA - DNP 进行再次免疫,观察载体对抗 DNP 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初次和再次免疫时,半抗原耦联在相同的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原抗体的再次应答。此作用被称为载体效应。载体效应实验证明了载体不是单纯起运载半抗原的作用,而是具有载体特异性。因此揭示了一个完全抗原分子,必须具有pLVX-mCerulean-N1 载体决定基和半抗原决定基。并进一步证明了在抗体形成过程中存在有对载体特异性反应细胞,即 T 淋巴细胞为载体的反应细胞,对抗体产生起辅助作用;也存在对半抗原特异性反应细胞,即 B 淋巴细胞。

实验组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抗DNP抗体

1 BSA-DNP BSA-DNP +++

2 BSA-DNP OA-DNP +

3 BSA-DNP+OA OA-DNP +++

抗体的特异性来自于B细胞膜表面Ig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以致B细胞只能和其特异性识别的抗原结合并进行加工处理。但是作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被B细胞或巨噬细胞加工后,只剩下一些MHC-Ⅱ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寡肽段被呈递给Th细胞,以产生反馈性的活化该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信号,并使B细胞分化成抗体分泌细胞。 [1]

在一个完整的大抗原分子上与Ab结合的表位和与MHC-TCR结合的序列可能不同,与抗体结合的表位相当于半抗原部分与MHC-TCR结合序列相当于半抗原载体部分。从而显示出在Td-Ag中半抗原与载体效应发生的分子基础。

同样的半抗原与不同的载体偶联结合都可以产生相应Ab,但其辅助T细胞可以不用。特异性的抗体产生后,可引起一系列的免疫效应。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这就是载体效应。

 



 
关键词: nbsp 载体 细胞 抗原 DNP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pLVX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