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必将在PFOS环境污染排放量深入研究多方面赢得极其重要成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8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永龙研究组最近在我国全氟辛烷磺酸(PFOS)区域水体污染与工业化水平关系、工业源与生活源排放估算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先后发表在Environme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永龙研究组最近在我国全氟辛烷磺酸(PFOS)区域水体污染与工业化水平关系、工业源与生活源排放估算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先后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2,42:37-46;2013,52:1-8;2013,59:336-343)上。该期刊是Elsevier旗下针对环境科学、风险与健康领域研究的国际著名刊物(影响因子 6.25)。 PFOS是新近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优先控制的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引起各国政府、工业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发达国家已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削减或限制PFOS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替代品,PFOS类物质仍然在我国生产并广泛使用。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PFOS污染排放来源解析、排放估算方法及排放清单等研究尚少,难以满足PFOS污染控制与管理的履约需要。 近年来吕永龙研究组以黄渤海地区为主要研究区,了解PFOS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工业发展布局,找出主要排放的产业,发现生活排放也是PFOS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源。针对上述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如下重要研究进展:(1)揭示了区域水体PFOS污染特征及其与工业化发展格局的关系,指出高工业化水平与多介质环境中PFOS污染的高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据此提出划分PFOS污染环境风险的分区方法。(2)系统调查了我国PFOS类物质生产与使用状况并识别与分类主要排放源;基于我国PFOS来源广泛但相关数据极其匮乏的实际现状,分别针对工业源和生活源建立了适合我国的PFOS源排放估算方法。(3)首次揭示了国家尺度的PFOS工业源排放水平与格局,建立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PFOS生活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和个人生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模式。 吕永龙研究组的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首次系统报道中国水体全氟化合物(PFCs)状况和工业发展关系的论文;不仅识别出了重点排放源与排放较为严重的地区,而且对中国开展PFOS风险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了开创性技术支撑。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1071355,41171394)、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
 
关键词: PFOS 研究 排放 污染 工业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必将在PFOS环境污染排放量深入研究多方面赢得极其重要成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