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背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深化,游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作为人员密集、容易传播疾病的特殊公共场所,泳池的水质安全也已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要保障安全健康的水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障用水高峰期时的水质质量。即要求池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保证游泳池水质的安全、可靠。这对于公民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政策背景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中国游泳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等12家单位参编,负责编制的《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了,这个标准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游泳池、按摩池水环境指导准则》(2006年版)为主要依据,同时执行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水质卫生标准,对我国原执行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中“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进行修改、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