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b5用纸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5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纸张发明过程 西汉麻纸: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
纸张发明过程

西汉麻纸: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如今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暗黄色,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B5纸尺寸规格:

176mmX250mm

B5纸尺寸是一种纸张的规格,即大小为176mmX250mm的纸张被称为B5。

纸张的规格:B5一般通用的是EXTRA,也就是国际标准尺寸,即176mmX250mm。

此外,还有一种是中国内地1982年以前采用的182mmX257mm标准。

ISO B系列的尺寸图。我们可以看出:b5纸尺寸ISO常用尺寸为:176mm×250mm。

以前我国国内的通用的b5纸尺寸为182mm×257mm。

现在国际标准尺寸通用b5纸尺寸:201mm×276mmB5纸尺寸尺寸由来:

1965年国家标准规定图书杂志的开本为A、B、C三组,A组是用原整张纸张为880毫米×1230毫米裁切的,B组原纸张为787毫米×1092毫米,C组原纸张为695毫米×960毫米。1982年,GB788—87强调采用国际标准。新标准保留了旧标准中的符合国际标准的A系列,同时采用了国际标准B系列,淘汰了原标准中的B、C组两种开本。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我们平时复印时所说的A4、B5等就是国际标准。

ISO B系列的尺寸,下图展示:b5纸尺寸常用标准为:176mmX250mm具体的b5纸尺寸大小可参考下图对比

除了A系列,B系列是一个不太常见。B系列的片材是连续的A系列薄板的几何平均值。因此,B1是A0和A1之间的大小,与0.707米2(2米)的面积。其结果,B0是1米宽,和B系列的其他尺寸的一半,四分之一或进一步的馏分一米宽。虽然不太常见于办公室使用,它被用于各种特殊情况下。许多海报使用B-系列纸或非常接近,为50厘米×70厘米;B5的书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选择。

B系列也可用于信封和护照。B-系列被广泛用于描述纸张尺寸和尺寸的印刷机,包括数码印刷机的印刷行业。B3纸张用于打印两名美国信或A4页面的侧端使用征收;四页印在B2,B1等。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b5用纸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