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难出大型独角兽,原因是什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5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819

这几年在仪器行业试图去了解过不少企业,特别是近两年出现的这些新项目。上次和一位前辈聊天,他问我,你觉得为什么在中国的仪器行业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这么多年,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大独角兽出来?

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前辈问我,如果你以后有钱了,让你来投资我们仪器行业项目,你会主要主要看哪点?

我经过多次取舍后,给出的答案是:在中国,这个行业对创始人的要求太高了!而没有综合指数高的优秀创始人是主要因素。对很多已经算是头部企业的创始人困惑是,企业做大了,而身边能够跟上节奏的人几乎没有。拿目前国内几家仪器厂家上市企业而言,也确实会面临这个问题。

1、产业链足够长,创始人需要对产业链有足够宽的视野

我们这个行业,从上游的仪器本身的生产,零配件,代加工,到中游的市场渠道,代理商,经销商,打包商,到末端检测单位用户仪器的使用,采购招投标,仪器后市场等,这个产业链足够长,长的让一个新手得花上好几年才能了解点一些。

B2C、B2B、O2O、B2B2C、S2b2c、上门、后市场、总代理、行业联盟、易损易耗、仪器配件、培训、维修、保养、租赁金融、二手仪器、仪器保险服务、共享物流、共享渠道、维修平台、技术平台、检测分包......

从轻到重、从整合到撮合、从直控到共享、随手敲着这么多细分领域。

让大家获得的认知是,近两年部分企业想做一个领域的巨无霸,例如仪器后市场,但我们会发现在后市场目前还没有一个走通,甚至过几年也会存在很大难度。每个领域都突破的很苦逼,不苦逼的早就早死早超生了。诺大的一个后市场,真正能从全貌,一个立体角度能看清楚行业的人真心都不多。

目前我们行业的绝大部门老板们的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细分领域,对产业上下游理解大多停留在买卖阶段。更别说能够跳出产业,再从一个全局优化和重构的角度去看这个产业,毕竟仪器行业的关键环节还是在于交易。

而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复杂度,又不是一个野蛮人就能直接干掉的。新的入局者(指以前做渠道,后转变做互联网,做互联网的,转到做仪器行业,也都算是新的入局者。)需要学会如何和产业的成员打交道(这要比电商摧枯拉朽的干掉线下店面要难很多)。

2、行内人有资源没高度,行外人永远是行外人

我们这个行业要想成,即需要产业内的“连横”,又需要产业外的手握先进生产要素(注意不是生产力)的“合纵”。这就需要多方融合。可是,产业间的无缝沟通,似乎比人类和外星人之间沟通也不会难到哪里去。

这其中的状态就是,行业内的人有大把的资源,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做,怎么转型。很难跳出行业想问题,更不用说根据行业问题,将先进的生产要素整合成生产力,真正在仪器行业落地。这方面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做洗瓶机的厂家老板交流后,明显会发现对方的绝大部门观念还在于这台仪器的生产角度和销售角度,而对于跳出本身的这类型仪器层面来看,如何整合手头现在资源再反哺回来,这个却很难做到。

而大把的跨界人员,花了很多学费、做了很多事情,却换不来和产业里的人坐下来喝杯咖啡。对,我这两年很幸运的是接触了很多各型老总,他们掌管着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运营,甚至拿着省级资源,但却希望在星巴克请某个仪器厂老板喝杯卡布奇诺,听他们谈谈对仪器行业的看法,想法,这真的是我遇到很多跨界的领导者的状态。但无论怎样谈,总觉得这些领导们毕竟不是这个行业的,总感觉隔着一层薄纱。

不是我在贬低我们行业的人,这是一个真实状态。我国科学仪器买卖市场是典型的应用加熟人经济,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要理解仪器行业,不是让他们去适应你,而是你要先去适应行业。这也是,这么多创业项目,我们发现几年下来,当初想跨界打劫者、改作副业的做副业,确实有很多流产的项目。

3、十八般武艺敌不过投资人爸爸

仪器行业的长周期性和整合复杂度决定了,特别是仪器生产从0到1的积累期,漫长而低产出。在这个阶段,形成不了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下,平台公司的效率还低于行业夫妻老婆店、花海量投入带来的利润提升敌不过偷税漏税。

而要熬过这个阶段,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还是很大,这个时候往往产业资本或者大资金进场,成了大决策者。创始人团队很可能失去了决策权。这也是一个危险信号。纵是有十八般武艺,你也很难说服投资人爸爸,接受行业规律和周期,导致独角兽的机会失去。

4、行业人才二律悖反:要么安心熬成行业熟手,要么去赚快钱

如果一个人不是真的具有强大的大脑,他如果要达到可以深度理解仪器行业到可以重构思考,至少需要大几年的时间。对不起,快速学习天才都去搞AI、自动驾驶、区块链去了,这个行业根本不在人家的择业范围之内。(真心没说错)

要干仪器行业,不管是做仪器厂家,或者开辟新市场,还是做一个互联网平台,前两年都得受得了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的苦、还得接受最后不能成佛只是净坛使者的命。我很幸运出生就在这个行业,但理解行业也非常吃力。

但反过来想,“聪明人”真的干不了仪器行业,因为前几年会耐不住性子。

5、傻过之后,还要有大格局的行业重构能力

能够傻傻的坚持下来这一点,已经淘汰了全国95%的创业者。别以为这是考验结束,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好比,前面说到的洗瓶机厂家,坚持在洗瓶机这个领域而不转行,这只是创业的开始。

但我们又想,洗瓶机厂家是如何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个产业。怎么把这个最原始、又细碎的洗瓶环节,变成一个可以大比例的收集实验室做样量数据、并且用机器程序替代人决策、真正让实验室产业供应链重构,产生大比例的制作成本下滑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后面这类人才不少,他们经过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几轮升级后,不算太稀缺。可是,最稀缺的是,行业的创始人能否从开始带着“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战略目光,从初期,傻傻的就坚持,如何将业务合理大规模在线化。只有将接力棒到这一步,产业的创始人才算完成初步的历史使命。然后才是,科技登场。

6、创始人的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

有的止步于,当个工匠精神的仪器厂家老板

有的止步于,会有成百上千家的厂家代理商

有的止步于,搭建二手仪器平台系统

有的止步于,仪器维修的在线化应答平台构建

有的止步于,仪器后市场大生态系统

有的止步于,仪器行业全产业链的产业基金

有的止步于,公交车坐过了站,那就一起沉江~

所以,总结一点,创始人的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科学仪器 独角兽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难出大型独角兽,原因是什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